12月11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五号学术报告厅举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青年学生新担当”为主题的精品思政课。本专题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肖薇薇副教授主讲,课程采取现场教学与视频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019级新生约6000人参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月8日出席联合国会议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并提出了一整套战略构想和实践方案。2017年2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将“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首次写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作为21世纪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发展理念、交往哲学和实践运动。肖薇薇老师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缘由、时代价值等方面详细分析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明确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并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了寄语和希望。
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了解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意义。他们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努力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彰显出大国应有的责任担当,在世界舞台上发出强劲的声音。课程结束后,同学们还表示应该多关心时事政治,增强国际理解力,增强本领与责任担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撰稿:肖薇薇
图片:党委宣传部
审核:直属党支部主题教育领导小组
编辑:安济森